經過快二個月的折磨期,這波的感冒病毒終於完滿落幕。 突然驚覺三月份也快過完,現在才發現上篇的文章日期竟然停留在3月初,又碰上館內新進的三位學生正如火如荼地趕課,NELLY也要打起精神為BLOG趕進度了。
三月中好不容易敲定時間可以和沛雨面對面上課。一見面馬上發現小朋友成長的速度真快,沒幾個月時間,頓時覺得他長高許多。一看到我話匣子一開,就先和我分享他最近學校發生的事。簡單的閒聊後,馬上進入我們此次的上課內容: 我的冰箱裡有哪些食物? 【Was ist das im Kühlschrank?】
接續有關食物的單元,小朋友拿到二張學習: 食物清單和冰箱圖片 ,加上食物的圖卡。
小朋友根據NELLY所列的清單問句,回答問題並勾選項目,再利用字母拼圖排出正確的單字。
例如: Was ist das im Kühlschrank ?
Das ist ein (eine ) _____ im Kühlschrank. (練習單數句型)
Das sind ______ _____ im Kühlschrank. (練習複數句型)
透過字母拼圖的遊戲,除了增加學習興趣外,同時讓小朋友重覆練習並加強拼單字的能力。找單字字母過程,NELLY會在耳邊一直重覆此單字的念法和發音。一旁的沛雨聽到NELLY不斷重覆單字,直喊說:「Nein!!! Bitte ~NELLY不要再一直念了。換我念好了~~」果然,達到我的教學目的了。
拼完單字後,就請小朋友找出圖卡貼在「 Kühlschrank」的學習單上,沛雨很開心地將冰箱貼得滿滿的,可見沛雨媽媽常常為小朋友準備豐盛的食物。等此清單完成後,NELLY就拿著小朋友完成的學習單-「Kühlschrank」練習Ja / Nein 句型。
例如: Ist das ein Apfel im Kühlschrank ? Nein, das sind fünf Äpfel im Kühlschrank.」
Ist das eine Birne im Kühlschrank ? Ja, das ist eine Birne im Kühlschrank.」
看似是由教師來帶領活動過程,但實際上對小朋友來說,有時他們會自創自已的玩法,就單看教師是否敏銳觀察出來,而隨機應變並順水推舟改變活動內容。在我們練習單字拼圖,NELLY並未告訴小朋友要按字數來排列,結果沛雨就利用單字字數就為排列順序的選擇。當NELLY發現他正為單字大搬風時,我趁機考考他有哪些單字是同字數的,小朋友過程中就在練習歸類,找出自我學習單字的方式。
此練習是培養聽力和看圖說故事的能力,加強單數、複數的動詞變化、名詞複數的應用。一小時很快就結束了,每次和小朋友上課總覺得時間過得好快,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和對教師的信任,讓NELLY又可以充滿動力繼續往前。難得和小朋友面對面互動,但真得礙於地點的關係,只能儘量抽空偶爾到台中見面,補足SKYPE線上課程所無法進行的活動遊戲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題外話】星期日一早8:30NELLY又出發到另一位媽媽的家中,有趣的是這位媽媽等了 NELLY一年我們才又見面。不是我失蹤而是這位媽媽一年前來信詢問親子課程時,除了距離的問題外,再來就是小朋友年紀太小 (2歲、5歲),無法用SKYPE上德文課,為了不讓家長花冤枉錢而達不到學習效益,於是惋拒媽媽的要求。
恰巧我要到台中的前幾天她又主動打給我,當下覺得非常感動,原來媽媽一直將NELLY的資料留著,希望有機會能請我能到台中上課。感受到媽媽的熱忱,為此我特地在教會聚會前,趕緊挪了一小時先到她家上課。和媽媽見面後,才知道她是一位音樂老師也是基督徒,或許就是神的安排讓我們碰面。一小時的字母教學和德文基礎問候語結束後,媽媽驚訝的表示:「NELLY老師,真得很特別。我們家的小朋友從來沒有對老師這麼主動過,通常第一次見面不會有這麼好的互動,而且還願意和你一起開口練習。」聽到媽媽這番話,比任何的鼓勵都來得激勵人心。
二週後我又接到媽媽的電話詢問,感受到她對小朋友語言的重視,於是我們二人共同想出了個辦法,就是讓媽媽來上NELLY的 兒童SKYPE課程,課後再由她幫小朋友上課。大家一定覺得很另類吧 !! NELLY 就是喜歡新的挑戰和創意,等上完第一堂課後再來和大家分享囉~~
親子德語: 一位家長 + 1-2 位兒童 (3歲~7歲)
課程時間: 每週六 11:00~ 19:00
【德文課程試聽預約】: deutscheshaus.de@gmail.com (NELLY YANG)
【預約試聽課程方式】:
請先e-mail個人資料:姓名、學歷、聯絡電話、學習德文的動機、要學習哪些內容(例如:商用德語、基本對話... 等),以便準備授課內容
【課程內容說明請參閱】
http://deutscheshaus-nelly.blogspot.tw/2007/11/i-i-16i-i-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