線上平台的出現,其實在傳統的教育時代下,就被斷言為未來的學習趨勢、教育的春天,所以我們並不訝異Online learning正在改變現在的教育模式,但我們沒有預料到的是:放眼望去,現在網路上的數位學習平台不勝枚舉,甚至可以說是不計其數,而每一個平台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特色,但審視這些線上平台,反思用戶的期望,會有什麼不同嗎?今天,我們就來談談線上學習這件事吧!
審視Online learning的 10面鏡子:
1.最基本,要能滿足最初學習的動機
如果只是為了留學考試或是公職考試,它就必須要能夠針對「通過考試」這個目的,幫助學習者達成目標。如果只是想casual learning,增加上班族的英文能力。那這個學習網就能以比較輕鬆的教學方式,搭配比較有彈性的課表,適合上班族的學習習慣。所以首先,要能夠清楚定位學習平台的價值性。
2.不求包羅萬象,但求洗鍊精要
學習網不是wiki維基百科,也不是奇摩知識家,我們無法期望在10分鐘之內,就可以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。它的目的不是要找答案給你,而是助你學習,需要雙方都投注心力在這個網站上,讓我們能夠精簡扼要並有效率的在網上有所獲益。
3.內容質量要好,排版力求簡潔但不失趣味
Content的部分是最重要的。學習網的內容是不是原創?有沒有驗證過?或只是別的網站轉貼而來?Content無疑是學習網的核心價值,簡單的來說,有好的內容,才能夠有好的群眾。
4.因材施教,不會錯
教學資源分類須得宜,讓每一個進來平台的用戶,都可以依照自己的能力以及想要學習的主題難易度,來選擇分級教學,若能夠一併記錄個人的學習歷程,將會有更完善的學習制度。
5.互動做的巧,專注沒煩惱
線上學習平台中,如果有互動性較高的功能,最好是以幫助學習為前提,別讓過度趣味的互動機制模糊了重點,而干擾學習的過程。
6. 好也社群,壞也社群,管理審核為關鍵
社群的好處是能夠自然的產生互動性,促進用戶與用戶之間的黏著度,提升網站的討論性,但切記要以學術研討為主要範疇,避免因社群而產生的泛政治化,或是淪為交友網站。
7.平易近人的裝置規格,跨平台也能夠輕鬆收看
須考慮用戶端裝置的規格,設計上最好考慮目前市場上較低階裝置的支援性。
8. 可自選舒適的空間、自在的時間上課
一般社會人士想要進修,可能會去補習班上課。但補習班空間小、下班又要趕車、假日可能又要早起。對於某些把咖啡廳當辦公室的人來說,是會不太適應的。透過線上學習,上課的空間、上課的時間都不再有限制了。
9. 個人影片瀏覽時間點記錄
對於一堂60分鐘以上的課程,觀看時間可能會被切割開。如果是一個好學的上班族,可以晚上在家裡使用Tablet看、上班搭捷運用Mobile看、午休用PC看、回家搭捷運再用Mobile看。所以跨平台自動記錄個人目前的學習時間點,是貼心的服務。
10.影音功能加持,一招決定勝負
一個成功的線上學習平台,支撐平台的核心無疑建立在影音上,讓學習這件事一下子就變得輕鬆多了,藉由影音還能夠衍伸出更多的雙向、甚至於多向溝通,都是線上學習平台其迷人之處。
從社群看未來線上學習的發展趨勢
互動學習大致上可以分為「人機互動」以及「人際互動」,目前Online learning平台及編輯工具,在人機互動的技術上,能夠發揮的空間其實相當有限,因此目前許多業者都將重心放在如何建置一個更完善的「人際互動」的學習環境,但這也是目前國內業者較弱的一環。因此 P2P、Virtual Classroom…等可以提供更多人際互動的解決方案,在技術及市場發展上,都有相當大的發揮及進步空間。
Online learning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青睞及重視。如何將線上教材、課程、討論…等內容,完整的在Smartphone、Tablet….等行動裝置上呈現,提供一個可以隨時、隨地學習的環境,也是目前各界努力的重點。
第一次就上手,貼近人心的新媒體時代
相信在介紹完上述觀點後,大家現在對於Online learning應該都有了初步的概念及想像了。未來的線上學習平台將能提供創新體驗,也大幅改善學習的便利性。簡單來說,Online learning的發展不只是突破傳統思維,更將以用戶為出發點,帶給我們不同於以往震撼性的服務。
透過網路新媒體的加持,教育業者能超越時空的限制,跨越了僅以「聲音」教學的情況,接觸以往接觸不到的學生;企業主能夠將此學習平台應用在內部的Training上,綜合垂直訓練、水平溝通,達成高品質的工作效率。一個成功的線上學習平台,可以陪著人們度過美好時光,主動積極推薦內容,創造無限商機。我們還能善加利用網路雙向互動的長處,讓沒上到就回不去的課程,現在有機會再被人們欣賞;並藉由互動建立自己的社群,將用戶變成自己的粉絲。
新媒體時代,將是更貼近用戶的時代,更是好內容更容易深入大街小巷和網際網路的時代。讓我們揮別範圍的地理限制,擁抱跨媒體的無縫整合,享受彈性的學習時間,沉浸在多元豐富的體驗中吧!
圖片來源:
圖片1. Giulia Forsythe :CC.BY-NC-SA@Flickr
圖片2. Official GDC :CC.BY@Flickr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