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

【德國產業】 德國首富的原則-簡單 。德國連鎖超商ALDI

對國外留學生來說,除了課業第一外,再來就是要解決三餐問題。NELLY在德國求學的日子,最好的朋友就是這間連銷超商【ALDI】,提供生活大小事的需求。若是到德國自助旅行的背包客,若想要省下荷包錢別忘了來ALDI走一趟補充一下熱量,才能有體力走更長遠的路。

德國《明鏡日報 Spiegel 》稱台奧的一生是獨一無二的!德國通訊社也寫道,連他的競爭對手都得欣賞這一位了不起的企業家。而在德國,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會說一句:「感謝上帝創造了ALDI。」



【ALDI SUED 自創品牌的飲料】

 

德國首富台奧.阿爾布萊希特(Theodor Paul Albrecht (28 March 1922, Essen, Rhine Province – 24 July 2010), 享年八十八,富比士排行世界富豪第31名。他和兄長卡爾.阿爾布萊希特連年名列世界富豪排行榜。他們共同創立的食品零售企業阿爾迪(ALDI)在德國有4,400家分站,利潤達五十億歐元。
出身貧寒
成於廉價
創造了阿爾迪奇蹟的台奧出生於1922年,比哥哥卡爾小兩歲。父親是礦工,母親開小食品店。一家人在西德魯爾區生活很艱辛。兄弟倆十幾歲就在食品店裡當學徒。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,兄弟倆接收了母親的小店,決心要賣廉價食品。這一招讓他們的小店很快就被顧客踏破了門檻。戰後的貧瘠和對生存的渴望使他們實踐了母親的話:「人們的日子越難過,我們的日子就越好過。」
阿爾布萊希特兄弟的經營發生質變是在1962年,那年他們建立了一種新的零售模式——廉價銷售,連鎖店重新命名為阿爾迪(ALDI)。兄弟倆以德國西部的魯爾河為界,弟弟台奧在德國北方銷售(ALDI NORD),哥哥卡爾面對南方(ALDI SUED)。財富並沒有割裂兄弟的情誼,他們把總部都設在家鄉,並且終生保持密切的合作。到目前,阿爾迪成為德國最大的食品連鎖零售企業。



最簡單 最低價 最富有
阿爾布萊希特兄弟採用最低價的戰略,卻成就了最富有的老闆。這是因為他們有一個自稱「簡單」的原則。原阿爾迪集團的總經理布蘭德斯曾經寫書評論道,做到「簡單」其實最不容易。在德國,你走進任何一家阿爾迪商店都會發現一些共同點,店面不大,商品不多,很簡單的擺放在那,員工也就只有幾個人,最重要的是價格絕對很低。
阿爾迪在選擇商品時,會按照銷售量把賣得不好的都不要。商品少就減少產品的變質,管理的費用也低。阿爾迪選擇的另一個標準是品質。阿爾迪的商品有不少是在德國權威檢驗網站「測(www.test.de)上得分很高的商品,還有就是一些名牌商品的生產廠商換一個牌子賣給阿爾迪。這樣做的妙處在於,廠家得利,阿爾迪得質。因為阿爾迪的貨品種類少,所以每種貨品的銷量就很大,因此阿爾迪採購的量也就很大。很多德國企業裡流傳著,誰能和阿爾迪簽長期合同,那誰下半生什麼都有了。因此,廠家為獲得訂單會從生產源頭上就非常注重品質和信譽。
阿爾迪還有一個獨特之處就是,它唯一的廣告是自己印刷每週一期的下周商品介紹。這使顧客不用負擔轉嫁到商品上的廣告費。這一招低調而實在。在內部管理上,阿爾迪每個店的員工都很少,這樣每個人就可以得更多的工資,更主要的是,阿爾迪把員工獎金和所在店的營業額掛勾,促使員工自律、高效的工作。由於員工總數少,阿爾迪的人事成本還低於零售業的平均水準,因此企業和員工都掙得開心。
生活點滴
不僅是阿爾迪的經營奇蹟讓人津津樂道,而且台奧.阿爾布萊希特的人生經歷也讓人關注。

19711129,台奧被律師奧倫堡和其同夥綁架。十七天後,阿爾布萊希特家族出了七百萬馬克救回了台奧。後來兩名綁匪都被抓並各自被判了八年半徒刑。從此以後,兄弟倆基本不再出頭露面。台奧最後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。前阿爾迪的總經理迪特爾.布蘭德斯描述他的兩位老闆是:「很傳統、待人有禮、隨和,愛幫助人。」
民間流傳最多的是這兩位億萬富翁如何節儉的,尤其是台奧。有一次,一位女記者收到台奧的一封來信。那時德國的郵遞區號改成了五位數,而信封上還是印著舊的郵編。台奧把舊的劃去,在下面打上新的,而不是扔掉換個新信封。甚至在他被綁架後,綁匪都要求他出示身份證,否則他們不能相信億萬富翁看起來這麼普通。

文章擷取【新紀元周刊 第184期 文】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德文課程試聽預約】
: deutscheshaus.de@gmail.com (NELLY  YANG)

【預約試聽課程方式】

請先e-mail個人資料:姓名、學歷、聯絡電話、學習德文的動機、要學習哪些內容(例如:商用德語、基本對話... 等),以便準備授課內容 

【課程內容說明請參閱】

http://deutscheshaus-nelly.blogspot.tw/2007/11/i-i-16i-i-9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