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

【德國產業】台德經貿。好伙伴。

德國在二次大戰結束後被分成東德與西德,東西德於1990年10月3 日統一。統一前西德(德意志聯邦共和國,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)是歐洲共同體(EEC)的六個發起國之一,統一後成為歐洲聯盟(EU)25個會員國(2004年5月歐盟東擴後為25國)中最大的經濟體,人口約8,300萬人,2005年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(GDP per capital)27,230歐元(2005年12月,一歐元兌換1.17312美元)。相對2007年歐元兌換美金有升高的趨勢。

台灣與德國間主要在於經貿方面的交流。

德國的科技相當發達,在環保科技、生物科技及汽車業等領域在世界上具領先地位。 德國是貿易大國,2005年對外貿易總額高達1兆4153億歐元。因係歐洲共同體組織的成員,對外貿易以歐盟的內部貿易為主。進口來源國占第一位是法國(537.003億歐元),其次為荷蘭、美國、中國(第4位,417.977億歐元),另南韓(第20位,96.0億歐元)、台灣(第25位,53.296億歐元)。至於出口對象占第一位仍是法國(790.38億歐元),其次為美國。第11位為中國(212.34億歐元)、台灣(第34位,42.86億歐元)。

台灣為世界第15大貿易國,德國是台灣的歐洲最大貿易夥伴,也是台灣的全球外貿第七大夥伴,重要性甚高。而台灣是德國在亞洲第四大貿易夥伴,僅次於中國、日本、南韓。台灣出口至德國的主要商品為機械及其零件、電腦及資訊產品、無線通訊器具、錄影機及數位像機、積體電路及替換零件如CD ROM等 ; 而自德國進口的商品主要為積體電路及替換零件、汽車、機械 、測量及測試工具、化學品等。另德國的環保技術、替代能源技術(如風力發電)領域亦相當先進,值得我國繼續效法與合作,以發展節約能源科技。

最重要的,德國的商業展覽業(Messe)是重頭戲,台灣每年參加德國各類商展,參展廠商家數居外國廠商的前幾名,例如2006年有720家台商參加(CeBIT Hannover)漢諾威CeBIT電子大展,2007年參展企業數量排在前5位的國家(地區)依次為台灣602家,中國大陸471家,南韓215家,中國香港197家,美國195家,亞洲國家參展企業占德國以外的企業約44%。

Nelly德語課的學生,大都為與德國有貿易往來的上班族,為了能和德國人直接交談,不需要透過代理商、翻譯人員,增加書信往來的時間,避免溝通上有出入。不過,學完德文發音三堂課後,大多數的學生頭中只有一個想法:「這是什麼語言,為什麼德國人不學中文!!」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